中国考研网首页 > 考研资讯 > 最新资讯 > 正文

研究生毕业后“待业” 择业观松绑是不是助推“就业难”

点击数:2448 发布时间:2025-04-29 收藏本页

阅读正文

研究生毕业后“待业” 择业观松绑是不是助推“就业难”

立春时节,乍暖还寒。眼看着大家陆续开启节后上班模式,25岁的李卉仍慢条斯理地规划着和家人的旅游。

最近不计划找工作了,我还是选择先休整自己。同很多青年一样,研究生毕业后,李卉成为待业一族。不一样的是,毕业后的半年间,李卉并未急于就业,而是借助这期间念书与旅游,在就业前,我更想在心态上有个转换。

近年来,在就业难的背景下,很多毕业生并不急于择业,而是暂时选择游学、支教、考研或者创业考察。毕业即工作的择业观在中国大陆渐松绑,慢就业族和待定族正兴起。

与李卉不同,2025年大学毕业的王丽红却有着时不我待的急迫感。毕业初期她曾辗转于各大招聘会,但激烈的角逐让她一度心生犹豫,找不到认可的职位,但更怕入错行。无奈之下,王丽红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单间,边找工作边筹备研究生考试。

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数据称,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,加上留学归国职员和往届毕业生,求职人数将更为庞大。有学者觉得,在最难就业季的峰值不断被刷新之下,与其说慢就业是一种主动选择,不如说是目前形势驱使大家做出的被动选择。

比起盲目加入面试大军艰难求职,不如错峰就业。王丽红说,慢就业虽是无奈之举,但暂时停下脚步,不只能避开求职高峰,也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为生活进步做出考虑与选择。

事实上,慢就业在海外早已不是新兴事物,不少西方年轻人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、工作之前会选择过间隔年,即不立刻升学或就业,而是游历、参加志愿活动等,以增加阅历,增开眼界。

近年来,随着中国就业观念的转变,慢就业间隔年等现象也愈加常见。这一现象在九零后等新生代就业群体中尤为常见。

2025年大学毕业后,九零后女生仝童成为北漂。在两年换了4份工作后,仝童于年初回到老家河北石家庄,工作的挫折让我一度感到迷茫。仝童说,今年新年过后,她计划暂时留在家里休整一段时间,再考虑下一步的规划。

国内大型求职网站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《大学生调查报告》中显示,大学生群体对理想雇主的构成要点中,尊重职员超越好的收入前景成为理想雇主的第一考察要点。除此之外,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、被尊重等,也成为大学生更为重视的原因。

大学生求职观念的转变非常大程度上影响了目前的就业形势。河北心理健康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李巍说,当下青年更多考虑的是将来规划和就业水平,而慢就业能为他们提供缓冲期,让他们能充分预计我们的工作状况和生活轨迹。

但李巍强调,慢就业并不是合适所有人。抛开精神层面来看,慢就业需要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本钱,是一种奢侈行为。李巍觉得,慢就业表面上是逆年代时尚的任性,本质上却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追寻。但青年盲目出行或宅在家里,也会使慢就业成为啃老的遮羞布。(郝烨)

考研网,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,考研报名,考研培训辅导,院校专业信息,考研准考证打印,考研分数线,考研成绩查询,考研复习资料,考研复试调剂,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。

Copyright(c)2018-2025 中国考研网(https://www.jhypt.com/)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

中国考研网(https://www.jhypt.com/) 版权所有